[河北] 切换
河北省学业规划中心 系统讲解

logo

专属河北报考与数据查询一站式平台

“慢就业”现象


2021-11-16 14:38  网络  浏览量:10366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较为普遍,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由于就业率的刚性要求,直接面对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往往成为就业工作压力层层传导的终端。在这场围绕就业的拉锯战中,出现了学生不急老师急,为劝就业辅导员老师“说干嘴”“跑断腿”的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增加,这为当前大学生“慢就业”提供了基本的经济保障与基础,面对多样化的职业,大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多样化的选择。根据职业搜索理论,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掌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劳动者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需要花费时间搜集有关报酬和工作岗位的信息,需要一定的职业搜索时间,当职业搜索时间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劳动者应继续搜罗,直至收益和成本相等时停止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毕业后面对众多的职业选项,不立即就业,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职业搜索也是一种理性。

人们观念的变迁往往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节奏并不同步,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是一把双刃剑,部分学生毕业后啃老,逃避就业,逃避竞争。“慢就业”也说明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观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对于工作出现好高骛远,目标不明确,对于自己的工作,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到哪里去做的问题?这便产生了消极“慢就业”的情况。

与以往的就业季不同,近几年的大学生存在一群“慢就业”族,他们在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选择支教、旅游、游学、实习等,以致于“慢就业”和“创业”的比例逐步上升。“慢就业”现象不仅逐渐凸显,而且这种行为正在被大学生接受并身体力行,虽然“慢就业”已经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其中也不乏部分大学生因为“慢就业”而渐渐迷失自我。因此,“慢就业”也成为了社会的一种新的“冷思考”。

公众号图.jpg